谋略 | 一个历史故事告诉你,再怎么才华出众,做不到这两个字,也难成大事!

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包容,互相理解

四大名著之一的《三国演义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,里面有关为人处世的智慧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。拨开历史的烟云,它整个内容的落脚点均在“忠义”二字。有“忠义”的智慧是大智,才会名垂青史。不忠不义的才智不过是阴险奸诈,无论成就大小,必遭后人唾弃。

 

现在的职场,其实就是一个个小“三国”,关于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相处关系,有着和“三国”异曲同工的智慧法则。

接下来,我们通过讲述的诸葛亮刘禅之间故事,来体会一下“忠义”二字。

刘备去世不久,曹丕就想趁机起兵讨伐,司马懿建议,动员临近蜀国的三个小国,各出一路兵马,另外修书东吴,许以割地,令其出一路兵马,再加上曹魏自己,共五路兵马夹击蜀国,曹丕欣然同意。

听说曹丕派五路兵马来攻西川,刚刚即位的刘禅,十分慌张。这一反应我们也很容易预料到,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当这个皇帝,出来接这个班也并不是自己的意愿。

对刘禅一般人只有坏印象,只会给予他不好的评价,但我们应该还他公道,刘禅是个很守本分的人,大家硬把他哄抬上台,他自己也毫无办法。

就像一个不想坐轿子的人,大家硬要把他拉上去,坐上去又能做什么呢?什么都做不了。他敢不听诸葛亮的,自己乱做主张吗?不可能,所以他只好去斗蟋蟀。大家要将心比心,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刘禅的处境。

如果诸葛亮的个性跟曹操一样,那刘禅就是汉献帝第二了,幸好诸葛亮不是那样的,所以刘禅最起码表面上还像个皇帝。

 

刘禅得知曹丕来攻而诸葛亮又生病不在,也是着急得要命,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,这是他必然的反应。

2024101915121684

诸葛亮为什么又托病不出呢?大家都知道,他每次托病不出都是有用意的,真的生病大家都会知道,托病不出,大家也知道他一定又在动什么脑筋。

这次也是一样,诸葛亮并不是为了做给刘禅看,看刘禅自己有什么本事,到时候要不要来请他。诸葛亮不是这样的人。刘备临终时跟他说,如果刘禅能干就帮助他,不能干就取而代之,他在地上磕头磕得血都出来了。

 

既然承担了这样的重大责任,怎么可以耍手段呢?既然答应了人家,就要把事情做好,把责任扛起来。

这次诸葛亮深居不出,是想充分利用时间,好好考虑怎样去对付那五路兵马。所以刘禅来看他的时候,他还觉得很突然:怎么皇帝来了呢?可见他心里并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。

入庭后,刘禅见诸葛亮在园中赏鱼,问诸葛亮安乐否?当然这是很没有礼貌的,哪有一个在官宦之家长大的人会问这种话的?说安乐否,意思是你玩得很愉快呀,看着池中的鱼,很闲情逸致吧。

刘禅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,这个我们也不能怪他。但是诸葛亮并没有介意,因为他知道刘禅不是有心的。

2024101915140626

 

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包容,互相理解。刘禅只是很幼稚、很天真、很无知,但并没有什么恶意,所以诸葛亮不会跟他计较,我们也不应该怀疑刘禅的动机,何况他也没那个能耐。

诸葛亮笑着扶刘禅进屋坐定后,说来攻的五路兵马自己已经退了四路,随后便讲出了自己的计策,并派人分头实施。有这种可能吗?答案是你相信就有,不相信就没有。

很多事情都是这样。那边司马懿无中生有,自己只有一路兵马,却调动了外面的四路兵马。这边诸葛亮也是无中生有,不动声色地退了四路兵马。

所以诸葛亮在家里不是真的优哉游哉地看鱼,而是费尽苦心,以虚治虚,以实治实,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。否则只要有一点点差错,这五路兵马就退不掉了。

刘禅听后欢喜而出,诸葛亮弯腰恭送,对刘禅十分恭敬,这不是没有必要的。之前已经讲过,如果诸葛亮对刘禅不恭敬,那他就跟曹操没什么两样了。在皇帝年纪比较小的时候,往往都会指定辅佐大臣。

 

辅佐大臣如果真心诚意地指导小皇帝,帮助他,让他成长,那么就是好的辅佐大臣;如果一切为所欲为,一心只想让自己的口袋鼓起来,这样的辅佐大臣只不过是拿小皇帝当傀儡,就成了曹操了,就是国贼了。

 

2024101915154647

所以如果诸葛亮倚老卖老,认为刘禅的父亲跟自己是老朋友,刘禅啥都不是,什么都要听他的,那他就不是诸葛亮了,我们也不必佩服他了。虽然所有事情都是诸葛亮拿主意,都是他在发挥作用,但既然已经答应人家,就应该维持最起码的君臣之礼,换句话说,最起码要守自己丞相的本分。

因此诸葛亮任何事情都要上奏刘禅,而不是随便地跟刘禅交流,说自己打算怎么做,这是诸葛亮修养很好的地方。

刘禅对诸葛亮的计策很可能似懂非懂,唯唯诺诺,不方便插嘴。他就算真的听懂了,又能够说些什么?他先天不足,没有经过实战的磨炼,现在又面对这么高明老到的丞相,除了听从相父,多多学习、体会之外,还能够做什么?彼此的配合,在这种情况下,恐怕也只能如此。

诸葛亮不篡位,是他的美德。刘禅不多话,当然也是良好的表现。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刘禅,何况他在今后的日子里,经由不断的学习和历练,总有一些长处值得我们欣赏。

由上述故事,我们非常佩服诸葛亮的忠义和智慧,也理解刘禅的无可奈何。虽然诸葛亮可以轻而易举的地取刘禅而代之,但他知道,一切权利和欲望,不过是过眼云烟,唯有忠义,才是一个人在君臣关系中追求的终极目标。六出祁山,鞠躬尽瘁,成了垂范千古的人物。

 

反观当今社会、职场,忠义精神严重缺失,上下级之间互不信任,形不成合力,定难成大业。

所以,领导要想成功,最好建立充分的信任机制,对下属适时安抚和放权。下属要想成功,则要以忠义为本,谋领导之所谋,感恩的同时,尽最大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。双方配合,相互成就,才能实现各自的价值。

2024110215150652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易公子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eemen.com/2024/10/4291/

Like (0)
Previous 2024年9月27日 23:45
Next 2024年8月28日 18:22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